构造柱(构造柱可以拆除吗)
什么样的墙需要构造柱呢?
1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。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。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2、按照抗震规范要求,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。
3、当无混凝土墙(柱)分隔的直段长度:120(或100)厚墙超过6m,180(或190)厚墙超过5m时,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。
4、当墙体长度长大于 5m(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)时,应该在墙长中部加设构造柱。
5、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,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,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。屋顶女儿墙,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,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。
6、规范里规定的构造柱的设置在砌体规范4条,对框架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,有很明确的规定。(一)脱开方式: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20墙厚且不大于4m。柱宽度不小于100mm。
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
1、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20墙厚且不大于4m。柱宽度不小于100mm。隣非脱开方式填充墙或墙长超过5m或大于2倍层高时,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,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。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5m或两倍层高,按较严控制。
2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。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。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3、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规范汇总具体可见 框架结构填充墙构造柱设置 墙长大于5m时,沿墙长方向每隔4m设置一根构造柱;外墙转角、楼梯间墙转角、电梯井角部以及无翼墙或混凝土墙(柱)的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。
4、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,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,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。屋顶女儿墙,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,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。
5、砌体构造柱设置规范: 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、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,应设置构造柱。 当墙长大于5m(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)时,应该在墙长中部(遇有洞口在洞口边)设置构造柱。 较大洞口两侧、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。
6、根据《砌体规范》6:2:5,“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,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”,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,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。
构造柱的构成
1、圈梁构造柱是由混凝土内配钢筋组成,起到的作用是箍住整个砖墙结构,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和刚度。
2、构造柱的做法是与圈梁地梁、基础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结构。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结筋连接。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、构筑物中间位置,要与分布筋做连接。
3、沟槽柱也称罗马柱,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。柱可分为柱础、柱身、柱头(柱帽)三部分。作用。构造柱,在填充砌块墙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以及整体的延展性。
4、;️;装饰柱装饰柱由柱头、柱体、柱基等部分组成。装饰柱除具有承受重量,还有美化装饰作用。它和墙面、屋顶及室内外其他设计构成一个整体。
构造柱是什么
1、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,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,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,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。它的特点是不承担竖向荷载的,而是抗击剪力,抗震等横向荷载。
2、“TGZ”是指“构造柱”,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,纵横墙交接处,墙的转角处,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。
3、构造柱是指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,按构造配筋,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,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。
4、构造柱: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,按构造配筋,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,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,简称构造柱(建筑图纸里符号为—GZ)。
5、问题二:什么是构造柱?其作用是什么? 构造柱是在墙身的主要转角部位设置的竖直构件,其作用是与圈梁一起组成空间骨架,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的延展性,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,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。
